〔專欄〕禮多人,不怪?
「ok,謝謝!」 「好的,謝謝!」 「嗯嗯,那就拜託你了,謝謝」 我們都被教導著,無論何時何處遇過誰的幫助時, 都要記得有禮貌。 不過似乎忘了,上述的前提都是面對不是很熟的人才會這麼說。 對於第一次見面的人,我們不可能像是面對老友一樣, 吐槽、嘻嘻哈哈,或是談論比較深入的話題。 交淺不言深,是基本的道理。 所以,我們討厭「裝熟魔人」。 (這邊我突然想到一個叫做電銷員的職業...講電話沒多久就直呼你的名字) 「你哪位?我跟你很熟?」 以上這兩句就能代表在經過魔人的「親切問候」之後的第一反應。 情況若是反過來呢? 對於親朋好友,認識五年十年以上的人, 回想一下:三字五句就附帶感謝字詞的情況是何時的事情了? 理論上,受到朋友幫助,還是得說聲感謝, 但,會像面對剛認識的人一樣勤勞地說出口嗎? 說來奇怪,如果我們不調整情況,反而會覺得不夠親切。 一些戲劇也常帶出類似的劇情: 某主角發自內心的感謝另一位角色, 該角色就會搬出經典台詞:「我們都是老朋友了,還跟我客氣什麼?」 似乎暗示著,表達在言詞上的感謝已經不需要太多了。 沒錯啊!此刻禮多,反而就怪了。 我們利用禮貌的言詞去親近一個人,隨著時間演進, 禮貌的言詞反而就不需要那麼多了。 這不代表說受到幫助就認為理所當然, 而是更加進化成另一種不需要言語表達的深摯情感。 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拿捏,向來無法量化, 也需要更多機會與時間來琢磨所謂的手腕。 (寫是很會寫,自己還有很多空間要做.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