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22的文章

0106車禍始末(下)

最後一部份,就來談談後續賠償的處理事宜。 原本在事發處等警察處理時,兩人主張去車行鑑定時已經隱隱感覺不妙。 我真的認為車殼大概就是幾百塊的玩意,尤其其中一台看起來只是個平價車款。 後來突然想到,平常保的那些強制責任險不就是此時要派上用場的嗎? 然而查了一下定義,強制責任險似乎只保障對方的醫療支出,至於財損並未包括在內。 「難道躲不了賠償了嗎?」當天股票原本預計獲益一萬多元, 此時卻被困在「責任」賠償的枷鎖中。 (再次強調一次,由於無法無法驗證,一律就算後面的車,也就是我的錯, 實際上請自由心證) 還好求證之後,我的機車另外有保第三方責任險,剛好能負擔這些開支。 早上行程在我向公司請完病假之後,變成我帶路去車行修車。 車行10點就開了,也是首次我在門外跟著等車行開門營業。 說明來龍去脈後,就進行其他相關處理,我的車右後照鏡只在修車師傅扳個幾下就恢復原狀。 煞車桿也在10分鐘內換掉。對比其他兩台車都是山葉牌, 需要另外叫料,需要把車寄放在車行。 (事前已經說明廠牌不同可能有叫料問題,其中一位還說沒關係; 結果當天下班前車行回報叫錯料,他才在群組說「過一天還沒辦法處理, 令人失望」。不好意思,嚴格來說連半天都還沒過好嗎?) 但因為急需要用車,自己就帶去他認識的車行處理了。 (我不是一開始就說會有廠牌叫料問題了嗎?) 我回到了公司附近,但首先要先去醫院看被車子壓到的腳。 又是好在,公司附近有個大醫院--長庚,馬上掛號骨科照X光,經診斷沒傷到骨頭, 不幸中的大幸,但走路還是不大方便。 (雖然不是關節但附近的軟骨還是瘀青了) 就這樣拖著一隻腳我走到了公司附近的產險公司辦理出險, 花了半小時在辛苦的走路移動,又走不快。後續幾天就由保險員跟我聯絡處理, 也由他去跟其他兩位聯絡簽和解書與賠償匯款事宜。 最後的部分我也要補充,明明隔天下班保險員跟第一位車主約好差不多時間去車行, 但他把車放在車行之後便不知上哪晃, 使得我跟保險員足足等了他一小時才出現, 其間數度電話也沒接。保險員是為了等他簽字,我則是可能要先付修車款才在等候。 不需要這麼大牌,小子。我在枯等的同時心想著, 搞清楚,今天要不是你無預警急煞找停車位,我可不需要負責處理這一狗票玩意。 不是說什麼後車責任最大就把所有的錯都往我身上丟。 最後我誠心的祝福,這次的維修費我負擔了,那麼「 下次 」的錢就由你們自己付囉。 啊啊,這絕對...

0106車禍始末(中)

圖片
事情發生了,來講損失。 時間上,自然是不可能去上班了,先臨時請假半天。 其他兩人一個沒班,一個好像不上班也無所謂(?)。 人損方面,大概只有我才是最慘的那位。 第二位車主也是小腿皮肉傷,沒有追究。 車損方面,原本以為一如往常(等等...究竟是累積多少次?)幾乎沒啥需要重修的部分。 但在警察到來之前他們自己在一邊私下討論,就有點不安的氣息。 過了十多分鐘警察到了,開始統計各自的車損,以下順便請各位好好思考。 第一台車,前車殼裂開,需要換新。(說實在黑色系的車輛要找裂痕還真不明顯) 第二台車,右前側裂開。 至於我的車,除了右後照鏡落地彎掉,右煞車桿也因為首先著地而歪損, 不過之前在老家時就斷過一小截,換掉也無妨。 右前車殼凹進去,但被我扳回來了。 後來協調去我熟悉的車行,估價完是第一台要4200,第二台2000多。 我的煞車桿只花了280。蛤? 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怪怪的? 以下開始我的主張。我就問,本人車子的損傷,扣掉兩個是經過撞擊後失去平衡所產生, 只有右前側車殼 (跟第二台車一樣的位置,但沒有裂開,剛好是接縫處凹進去)才是主撞擊點。 那麼,請問第一台撞到了什麼?這點他並未特別提及。 第二台車主張,他緊急煞車有煞住,但因為我從後面撞擊,導致撞到第一台致裂痕產生。 我更要問了,第一台排氣量目測150以上,第二台車也比我的車長,至少也是重型的125。 在我的損傷僅有右側車殼的力量下,能夠推動第二台車去撞到第一台車的車殼裂開? ??? 然後,兩台車的左側,通通都沒事耶??? (至少修車時並未提及) 明明是互相的撞擊接觸點,大概也只能自我安慰說就是這麼剛好左邊比較硬吧。 「如果」有人趁機把之前在別處的損傷賴到這裡,我也不能說什麼。 (此為假設,勿作為本人實際指控) 警察處理過程就不多提了,由於沒有人有行車紀錄器,就算有也很難看到適當角度, 就以後車責任最大為由,把所有的問題都順勢丟到我身上了。 明明我才是最倒楣的那個。 本文最後再講初步的後續處理。大家加了Line開群組溝通,(事實上只是要我別落跑) 跟我的產險業務員約時間跟其他人碰面之類的訊息。 至於詳細的溝通細節,最後一篇說完。 (未完)

0106車禍始末(上)

圖片
距今剛好過了一個月,現在就來回頭看看,那天早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。 以心情平靜的模式描述這一切: 2022年1月6日,這天是個星期四, 一個平凡不過的上班通勤日。當天是個普通的多雲之日, 而我看著手機顯示時間來到早上8:37分,一邊叨念著「又晚了又晚了」, 一邊在住處附近發動機車後出發。 新公司的通勤路線非常單純,只需要從新生北路待轉到長春路, 再一路直行通過敦化北路大路口後便可開始尋找車位,總距離約四公里左右。 然而中途至少有兩支紅綠燈99秒起跳,除非路況空曠,幾乎不可能全部躲過。 尤其長春路單向寬度通常僅大加小兩線道,卻有著比其他路更多的通勤汽車數量。 使得原本就相當狹窄的路面更加寸步難行。   在經過建國路口後來到大約龍江路前的附近停等紅綠燈, 我停在汽車通常會在的左方車道,但通常左方車道實在太多車輛, 只能往右方也就是所謂的機車道(實際上交通法規並無此規定)前進。 在我的斜前方早已有幾台機車,心裡也沒想得太多,大家都是往前快速通過吧。 然而我忘記的是,此路段路邊一堆機車停車格,有的人只是快速去搶位置停而已, 所以看到空位就會馬上停下,畢竟車位難尋。 但要停車絕對是會擋住整個機車車道的。第一台車在沒有任何方向燈訊號的狀態下, 停了下來,第二台車也順勢急煞,而我就是那個倒楣沒閃過的第三台車。 以相對位置而言,大概是第一台車在最右邊,依次下來我在最左邊,幾乎是在汽車道上了。 在我仍處於半加速狀態時突然被停車集團一搞, 咖的一聲,我又再次(為什麼我說又呢?)體會到小型的自由落體體感。   兩三週前的假日因為煞車過急讓車轉倒,右手腕撐地以及左腳踝被車體壓到的傷還沒好, 如今又再來這招。我的右手腕雖然再度撐地,好在手套厚度夠,無啥大礙; 但左腳踝附近(關節倒是還好)的肉再次被壓到,走起路來相當不順, 只能一拐一拐的前進著。我把車騎到前方遠離機車格的地方, 剛剛一邊幫忙把車扶起來的熊貓送貨員便連忙鳴喇叭趕上來,說會有肇逃嫌疑。 (我是能跑多遠?) 現在想想,他除了說安全車距之類像是上帝視角在講的話之外,也沒幹啥? 他怎麼不提第一台車毫無徵兆的急停?況且依照相對位置, 我根本不在這兩台車的正後方。的確,我是要跟正前方的車保持車距, (這點也從車損是右斜方的車殼凹進去證明) 那請問,斜方的車,是要如何計算?長春路的路況,幾乎沒事旁邊就會跑出一堆機車。 這樣講,...

持股列傳(19)-大眾控(3701)

圖片
趕在年關前我多買了這支不知道實際上在做什麼事業的股票。 只知道之前一直關注它的時候,幾乎天天都在上漲。 然後沒事就來根漲停這樣。 趁著之前低落到60左右附近時,於63.4的價格入場。 然而同樣不幸遇上美股狂殺,曾經一度殺到59左右,尚未能看見它的真正威力。 (想買可是我沒錢) 最後補個本業說明: 原本來自於大眾電腦零售,後來做的電子代工就跟當前的元宇宙有關, 股價因此水漲船高。(希望還有一波紅利可以吃)